
岳陽廣電全媒體訊(記者 彭楊 劉亮 云溪融媒體中心通訊員余劍)為破解“化工圍江”局面,湖南綠色化工產業園當好企業服務“店小二”,助力搬遷入園化工項目落地和產業升級,推進我市沿江化工企業“關改搬轉”工作。
這片占地20畝的廠區是岳陽瑞森達橡塑工業有限公司的“新家”。搬遷之初,園區幫助企業盡快辦理準入手續,如期交付廠房土地。在園區的幫助協調下,企業主體工程驗收和設備安裝同步進行,兩個月內新廠區就能投入使用。相比于原來離江不到百米的“老家”,新廠區不僅新建了帶有特殊空氣處理系統的封閉車間,解決之前硫化工藝排放不達標的問題,還新增了3條新材料生產線,年銷售收入可達1.8億元。
岳陽瑞森達橡塑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艷波:以前老廠很難在企業自主知識品牌和認證上面達到要求,原料供應全部靠鍋爐。入園后,我們所有的規劃、建筑、設計都是按照最新的工業設計要求來設計施工的,生產成本將下降40%左右。
岳陽凱門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老廠離江七百米,因場地受限,企業上升動力不足。搬遷入園后,新廠區面積擴增,布局更加合理,產品種類也有所增加。投產后,企業產能將翻上四番,年產量有望突破8千噸。
岳陽凱門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姚駿:特別是手續這一塊,臨時水電這一塊,園區派了一個聯點負責人,一對一服務,我們有任何問題,他們基本上第一時間幫我們解決,對我們整個項目進度有很大的幫助,比預計提前了大概三個月的時間。
總投資200多億元的己內酰胺產業鏈搬遷與升級轉型發展項目,更是為園區鋪就一大片新綠。明年底建成后,年產60萬噸的規模,將使其成為我國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基地之一。同時,下游紡絲、工程塑料等產業集聚,也將推動我市石油化工及新材料產業鏈補鏈強鏈,再造一個千億產業集群。
以企業搬遷入園項目建設為契機,湖南綠色化工產業園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,圍繞延鏈補鏈造鏈強鏈做文章,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、產業循環式組合和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,不斷放大品牌效應,打造長江經濟帶一流綠色化工園區。1至7月,園區技工貿總收入719億元,同比增長4.9%。稅收增速、畝均稅收在全市園區中排名靠前。